6月8日下午,我校举行残疾人就业与共同富裕研讨会,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央党校、江苏省残疾人发展研究会、南京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长春大学、一加一残障公益集团等机构和高校的研究人员,围绕“残疾人就业与共同富裕”这一主题,展开线上、线下研讨,为残疾人就业发展献策献计。
研讨会线下会场
研讨会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研讨会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姜玉泉教授主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管理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教授应邀作题为《就业优先背景下的残疾人就业》的特邀报告。赖教授指出“就业优先”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题中之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他提出,在就业优先背景下,应更好发挥政府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作用,加强残疾人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更好利用新科技促进残疾人就业。
姜玉泉副校长主持会议
中央党校赖德胜教授作特邀报告
研讨会第二阶段由我校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白先春教授主持,三位专家围绕残疾人就业高质量发展作主题报告。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沛教授认为,应转变残疾人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从“不愿就业”到“我要就业”,从偏离实际的就业到人岗匹配的“积极就业”;从“安排就业”逐步转变为“自主就业创业”,让“充分就业”与“高质量就业”得到自然整合。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赵军利高级统计师分析了影响残疾人就业质量的核心要素,提出从人身安全、经济安全、工作自主、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合五个维度构建“残疾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焦若水教授提出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模式,帮助轻体力劳动的残疾人逐步脱离次级就业市场,向精尖的专业技能岗位转移。同时提醒在大众观念与公共政策方面,调整对残疾人就业的认识,准确把握残疾人扶助与残疾人发展之间的关系,防止过度强调残疾人的弱势地位而削减发展机遇。
研讨会第三阶段由我校科研处李永康副处长主持,七位学者进行专题发言。首都师范大学廖娟博士指出实现残疾人共同富裕,就业是关键;促进残疾人就业,提升教育和消除歧视是核心;减少就业歧视,短期看数字经济是着眼点;消除就业歧视,长远看教育是根本。江苏省残疾人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牟民生研究员认为实现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差异化就业是一条重要路径。对应于具有竞争性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其就业应以融合就业为主;对应于具有非竞争性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其就业应以庇护性就业为主;对应于缺少就业能力的重度残疾人,主要是以社会保障为主,以就业为辅。我校评估中心主任范莉莉研究员用典型案例呈现残疾人就业尤其是辅助性就业的特点和发展情况指出,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新工作、新岗位不断涌现,岗位内涵技术的要求呈现叠加趋势,对残疾人就业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养培训。
与会学者还对残疾人就业中的具体问题展开研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许家成教授针对心智障碍者就业问题,提出构建用心智障碍者支持模式,通过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转衔支持计划、职业素养教育支持计划和就业转衔支持计划等,帮助心智障碍者实现上岗就业和就业维持。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郭文斌教授从政策制定、就业互补、科技赋能、完善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对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的建议。他强调要营造积极视角下的残疾人观念,根据市场预测灵活调整残疾人涉农类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耕园的建设和课程研发力度。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张新岭副教授立足江苏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总结和分析了江苏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促进江苏省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的对策建议。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科研处蔡翮飞副研究员分析了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制,提出高校应为残疾大学生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学习支持,激活他们积极的心理因素,对其实现就业和融入社会产生正向影响。
研讨会第四阶段由我校管理学院副院长康丽博士主持。五位学者就残疾大学就业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残疾人职业教育等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
江苏省政府参事、我校凌迎兵教授在会议总结时指出,研讨会主题与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新使命相一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就业是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共同富裕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掉队的重要基础。研讨会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残疾人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残疾人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和积极行动,体现了学界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期待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残疾人营造更加舒心的就业环境,助推共同富裕这一长期目标向前行、向前进。
凌迎兵教授总结讲话
(文/孙会 李泽慧 图/邱淑永 审核/杨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