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动态

加强残疾预防与康复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第七本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3-2024)-残疾预防与康复》在杭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4-11-28浏览次数:10新闻来源: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20241124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统计学会残障统计分会共同举办的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会于第九届残疾人数据科学研讨会期间杭州举行。研讨会开幕式由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闾海琪主持。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先海,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蔺涛,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会长关信平,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兼残障统计分会会长凌迎兵,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集美大学、徐州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圆通速递有限公司等单位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研讨会现场

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统计学会常务副会长蔺涛在研讨会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残疾人蓝皮书》,他指出,作为国内率先从大数据视角研究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系列丛书,《残疾人蓝皮书》已成为中国统计学会残障统计分类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兼残障统计分会会长、《残疾人蓝皮书》主编凌迎兵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残疾人蓝皮书的创制、发展过程。《残疾人蓝皮书》连续六年全面展现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发布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和平衡指数,围绕无障碍、融合教育、残疾人体育、残疾人就业、残疾预防与康复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报告,为塑造中国保障人权的大国形象,讲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中国故事,进行了积极实践。

《残疾人蓝皮书》发布会由中国统计学会残障统计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张蕾主持,中国统计学会残障分会会长凌迎兵,副会长张蕾、李扬、刘晓婷、陈益强、朱建平、李牧、李苏北、易莹莹,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功共同为新书揭幕。


残疾人蓝皮书发布仪式

发布仪式后举行了《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3-2024)》研讨会。研讨会由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赵军利主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发表讲话,对《残疾人蓝皮书(2023-2024)》发布表示祝贺,他指出自2018年首次出版残疾人蓝皮书以来,课题组始终聚焦残疾人群体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康复服务等方面的热点与难点,通过持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为构建更加完善高效人性化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残疾人蓝皮书作为社科文献皮书矩阵的重要成员,丰富了皮书系列,在社会保障研究领域的成果,也进一步的彰显了皮书系列在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这些方面的独特价值。每年发布残疾人蓝皮书,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与策略的前瞻性探索,其意义深远,影响广泛。


冀祥德讲话

残疾人蓝皮书副主编李泽慧教授从选题设计、报告构成、结论成果、对策建议四个方面,对《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3-2024)》进行解读。《残疾人蓝皮书(2023-2024)》由中国统计学会残障统计分会、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共同组织编写,由来自全国高校、医院、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的34名学者专家共同撰写。本书以“残疾预防与康复”为主题,对中国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全书共14个报告,分为“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案例篇”和“附录”五个部分。李泽慧副主编总结本书研究结论有6个方面:1.2023-2024年我国残疾人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生存保障指数提升明显。在残疾人国际事务中作用愈加显著。2.残疾预防与康复组织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卓有成效,康复服务覆盖率有大幅提升,教育康复发展较快,社区康复和职业康复仍需加强。3.残疾预防和康复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政策受惠面不断扩大,政策执行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但也存在评估体系缺失、执行部门联动不足等问题。4.我国残疾人康复人才近年在数量上呈现蓬勃增长之势,但在人才质量、结构、输出的区域、群体、层次、生态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等现实矛盾。5.我国残疾人康复机构发展迅速,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康复服务网络,使“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有了坚实基础。但仍存在保障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6.我国的精神障碍疾病负担日益严重,精神卫生问题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面对精神障碍的高致残率,我国公众预防意识和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行业从业率不容乐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群教授,江苏省残联一级巡视员、江苏省康复协会会长胡乃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陈文华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詹鹏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韩中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结合各自关注的视角,对《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3-2024)》进行点评。

李群教授见证了残疾人蓝皮书诞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作为老朋友,他对残疾人蓝皮书的发展感到由衷欣慰。他认为《残疾人蓝皮书研究(2023-2024)》在选题上愈加精准,对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并有效地进行科学分析,提出决策建议,智库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在研究内容上愈加丰富,内容系统全面、科学细致。并且选用了5个案例,生动、翔实地反映了我国残疾预防与康复的现实工作。尤其是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针对性强,实用性高。李群教授对《残疾人蓝皮书》研制提出建议,建议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残疾人数据应用中的作用,使残疾人数据统计惠及更多残联工作和科学研究。

胡乃亮会长从自身36年的残联工作经验出发,对《残疾人蓝皮书》首创并连续发布残疾人发展指数,从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三个方面,为残疾人工作发展评价提供了科学可靠的评价指标,促进残疾人事业更科学、更高效发展。

陈文华教授从康复医学学科发展的角度,指出无论是对于健康促进、疾病治疗还是残疾预防,均需要全民参与。在康复医学核心理念——ICF理论框架下,残疾人的康复不仅是医学问题,更衍生为复杂的社会问题:患者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身心多层面障碍、家庭社会角色重构等问题交织成网,并逐步成为残疾预防与康复实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认为本书正是从整合化、社会性的视角看待“残疾”这一问题,不但致力于提升公众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与认知,也意味着康复工作者将在“健康中国”体系建设中承担更高的使命与更重的责任。

詹鹏研究员结合自己正在研究的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对《残疾人蓝皮书》立足统计数据,深入分析残疾人事业发展,揭示数据洞察与政策保障之间的关系,表示感谢。他还对残疾人数据统计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建议,并呼吁与倡导各位专家学者更多地开展残疾人研究领域的多样合作。

韩中教授用专业性、全面性、前瞻性三个关键词,表达了对《残疾人蓝皮书(2023-2024)》的阅读感受。他认为本书的作者团队结构合理、学识科学,有专家学者,也有来自一线的实践者,多样化、广泛的作者团队,保证了本书研制的专业性和立体感。本书内容丰富,尤其大胆采用5个案例,表现不同残障类型的预防与康复进展、不同层次组织对残疾预防与康复共推进,凸显了本书的全面性。他还盛赞本书是一本总结过去、指导未来的前瞻性报告

青岛晨星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郑芳作为《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3-2024)》作者代表发言,她表达了对残疾人蓝皮书编委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的感谢,同时也介绍了参编残疾人蓝皮书给学校发展带来的良性影响。

中国统计学会残障统计分会秘书长、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白先春教授代表《残疾人蓝皮书》组织编写单位,对社会各界对残疾人蓝皮书的支持表示感谢。

研讨会主持人、发言人(从左至右、从上至下):赵军利、李泽慧、李群、胡乃亮、陈文华、詹鹏、郑芳、白先春



                                    (文/孙计领 编辑/吴菲 审核/白先春)